10月5日,OPEC+部长级会议决定将11月原油日产量削减10万桶,这一“象征性减产”标志着该组织自2021年8月以来首次逆转增产政策。尽管减产量仅占全球需求的0.1%,但政策转向释放的强烈信号令市场震动——WTI原油期货应声突破88美元/桶,布伦特原油重回93美元上方。
需求预期修正:IMF最新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3.6%下调至2.7%,中国炼厂开工率降至68%(五年同期最低),欧美制造业PMI集体跌破荣枯线,需求端疲软迫使产油国未雨绸缪。产能天花板隐现:沙特实际剩余产能已不足80万桶/日,阿联酋、科威特等国增产空间有限,OPEC+整体闲置产能占比降至3%危险区间。
价格托底机制:通过小幅减产测试市场反应,为后续政策预留弹性空间,确保油价维持在80-100美元/桶的“舒适区间”。
随着欧盟对俄石油禁运生效日期(12月5日)临近,市场开始计价新的供应缺口。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警告,若G7实施油价上限,俄方将完全停止向限价国家供油。这可能导致:
每日150万桶原油退出市场(相当于全球需求的1.5%)欧洲炼厂被迫以更高溢价采购中东原油亚洲买家面临俄油供应不稳定性风险
能源情报集团数据显示,乌拉尔原油较布伦特贴水已从8月的30美元收窄至18美元,表明制裁实际影响低于预期。但航运保险禁令生效后,俄油运输成本可能飙升50%,进一步挤压套利空间。
美国战略石油储备(SPR)降至4.16亿桶(1984年以来最低),商业原油库存连续三周下降,库欣交割库存量逼近运营下限。与此对冲基金净多头头寸较6月峰值腰斩,空头仓位却创2018年来新高。这种极端持仓结构意味着:
任何突发供应中断都可能引发空头回补实物市场紧张与期货市场悲观形成“剪刀差”期权市场隐含波动率升至35%,预示剧烈价格波动
保险禁令:占全球95%市场份额的西方保赔协会将拒绝承保高于限价的俄油运输支付封锁:SWIFT系统可能切断涉及限价交易的俄罗斯银行二级制裁:威胁禁止第三方企业使用西方船舶、金融或技术服务
组建自有油轮船队(目前控制113艘Aframax级以上油轮)推动印度、中国等买家采用本币结算通过“暗船”网络(DarkFleet)进行离岸转运
能源分析师警告,若俄油实际出口量下降50万桶/日,布伦特可能冲击110美元;若下降100万桶/日,全球将重现1970年代式供应危机。
经济衰退阴云下,多空力量在需求端展开激烈博弈:利空因素
美联储激进加息推动美元指数创20年新高,压制大宗商品计价中国原油进口量连续4个月同比下降(9月进口量同比下降2%)欧洲工业用油需求锐减(德国巴斯夫等化工巨头减产50%)
美国炼厂开工率回升至92.3%,冬季取暖油需求旺季来临航空煤油消费恢复至2019年水平(IEA数据)中国第四批原油进口配额同比增加18%,释放补库信号
从月线图看,布伦特原油在85美元/桶附近形成强力支撑,该位置对应:
沙特财政收支平衡油价(78美元)美国页岩油平均完全成本(82美元)技术面200周均线强支撑
期权市场显示,行权价90美元的看涨期权未平仓合约激增,表明机构押注短期突破。但需警惕三大风险:
宏观政策超调:若美联储加息至5%以上,可能触发系统性风险伊核协议变数:150万桶/日伊朗原油重返市场预期需求坍塌风险:全球PMI连续6个月收缩的传导效应
美国SPR回购计划规模与时机俄罗斯原油出口实际降幅中国防疫政策调整节奏
Copyright © 2012-2023 某某财税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xxxxxxxx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