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8日的奈良枪声,不仅终结了日本政坛常青树安倍晋三的生命,更犹如投入深潭的巨石,激起了持续至今的政治漩涡。当安倍遗体运抵东京时,自民党总部大楼的灯光彻夜未熄,派系大佬们表面哀悼,暗地里却在计算着权力版图的重构可能。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后安倍时代"提前到来,也揭开了日本政坛深藏已久的暗流。
在安倍遇刺后的第37天,岸田文雄内阁支持率跌破30%警戒线。曾经引以为傲的"安倍经济学"遗产,此刻正成为执政党的沉重枷锁。日元汇率跌破150大关,创32年新低;东京超市里,一盒鸡蛋价格较三年前翻倍,主妇们在特价区前排队的身影,成为经济政策失效的鲜活注脚。
更致命的是,自民党内部曝光的"政治资金回扣"丑闻,让这个执政近70年的老牌政党首次面临分崩离析的危机。
2023年4月的统一地方选举,自民党在47个都道府县中丢失12个议席,大阪、名古屋等经济重镇纷纷变天。在野党联盟推出的"物价三倍返还计划"虽被经济学家诟病为饮鸩止渴,却在主妇和年轻选民中引发狂热支持。东京大学政治学教授中村浩司在《朝日新闻》专栏中写道:"这不是简单的政权交替,而是战后日本政治秩序的全面重构。
更值得警惕的是,安倍遇刺事件正在催生新的政治极端主义。2023年元旦,右翼团体"日本黎明会"在靖国神社前焚烧韩国国旗的视频获得百万点击;左翼组织"反战同盟"则连续三个月在国会前举行万人集会。社交媒体上,"清算战犯后代"与"恢复帝国荣光"的极端言论此起彼伏,曾经引以为傲的社会共识正在加速瓦解。
当东京的政治余震尚未平息时,巴黎的硝烟已然升起。2024年6月30日的法国议会第二轮选举,被媒体称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最危险的午夜"。马克龙在爱丽舍宫阳台上发表演讲时,远处传来的警笛声与示威者的呐喊交织成刺耳的背景音。这位曾以"政治神童"形象征服欧洲的总统,此刻正面临执政以来最严峻的存亡考验。
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的得票率突破35%大关,玛丽娜·勒庞在里昂的竞选集会上高呼:"法兰西的黎明即将到来!"这个曾被视为政治边缘的政党,如今在工人阶层和农村地区获得压倒支持。在加莱海峡省的煤矿小镇,失业矿工雅克·杜邦告诉记者:"马克龙眼里只有巴黎的银行家,我们需要能闻到柴油味的领导人。
经济数据揭示着危机的深度:法国通胀率连续18个月超过6%,超市货架上"缩水式通胀"商品占比达43%;能源价格暴涨引发的"黄背心运动2.0"席卷全国,马赛港的罢工导致地中海航线瘫痪两周。更致命的是,马克龙力推的养老金改革遭遇司法阻击,宪法委员会裁定部分条款违宪,这场政治豪最终演变成制度危机。
国际舞台的变局同样在撕扯法兰西。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让法国核电站陷入"无铀可用"的窘境,德国转向美国液化天然气的决定被《费加罗报》称为"对法友谊的背叛"。在非洲前殖民地,马里、布基纳法索接连发生政变,法国驻军被勒令撤离的场景在社交网络疯传。
巴黎政治学院教授弗朗索瓦丝·德克洛赛指出:"我们正在见证法国作为全球大国的最后一次谢幕演出。"
从东京湾到塞纳河,这场横跨东西半球的政治地震绝非偶然。当新自由主义遭遇民粹浪潮,当全球化红利变成转型阵痛,传统政治精英的统治正当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场持续发酵的政坛"大地震",或许正是旧秩序崩塌的前奏。
Copyright © 2012-2023 某某财税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xxxxxxxx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