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反常现象背后,是新型贸易冲突形态对市场逻辑的颠覆性改变。与2018年贸易战初期不同,当前全球供应链已形成"中国+东南亚+墨西哥"的三角重构格局。跨国企业通过多元化布局大幅降低单一市场风险,使得贸易摩擦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呈现"钝化效应"。国际清算银行最新报告指出,全球供应链韧性指数较2019年提升27%,这解释了为何市场恐慌情绪未能转化为黄金的持续买盘。
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释放的鹰派信号,正在重塑全球资本流动格局。点阵图显示2023年可能再加息25个基点,且2024年降息预期从4次缩减至2次。这种政策转向推动美元指数站稳105关口,创下近10个月新高。对于以美元计价的黄金而言,强势美元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历史数据显示,当美元指数突破105时,黄金价格有78%概率出现月线级别回调。
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债市场的虹吸效应。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4.5%创2007年以来新高,实际收益率(扣除通胀)达到2.1%的二十年峰值。这使黄金的零息资产属性面临严峻挑战,大量机构投资者正将资金从黄金ETF转向美债市场。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全球黄金ETF持仓量已连续5个月下降,总规模缩水至2020年4月以来最低水平。
俄乌冲突爆发初期,黄金价格曾因避险需求飙升至2070美元/盎司的历史高位。但当前市场对地缘风险的定价机制发生微妙变化:一方面,能源危机引发的通胀压力迫使各国央行持续收紧货币政策;另一方面,冲突长期化使市场产生"风险疲劳",除非出现核设施遭袭等极端事件,否则难以激发持续性避险买盘。
这种变化在期权市场体现得尤为明显。黄金1个月风险逆转指标(看涨期权溢价)已从年初的1.8%降至0.5%,表明投资者对金价突破前高的信心严重不足。与此各国央行购金节奏出现分化,新兴市场央行购金量环比下降32%,这削弱了黄金市场的关键支撑力量。
值得关注的是,黄金200日均线(目前位于1928美元)与100周均线(1915美元)形成死亡交叉,这种长期均线系统的空头排列通常意味着趋势性行情的酝酿。MACD指标在零轴下方持续走弱,RSI指标虽未进入超卖区,但反弹动能明显不足。对于趋势交易者而言,除非金价能连续三周站稳1950美元关口,否则技术面仍以看空为主。
尽管短期承压,黄金市场正悄然孕育转机。CME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市场预计2024年6月启动降息的概率升至68%,这或将成为黄金重获买盘的重要催化剂。历史经验表明,在加息周期尾声与降息周期初期,黄金往往能跑赢其他大类资产。2006-2007年加息周期结束时,金价在随后12个月上涨31%;2018-2019年政策转向期间,黄金涨幅达19%。
另一个潜在利好来自央行购金行为的结构性变化。虽然新兴市场购金量下降,但欧洲央行黄金储备却意外增加23吨,为二十年来首次显著增持。这种"西金东移"趋势若持续,可能改变黄金市场的供需格局。世界黄金协会预测,2023年全球央行购金量仍将保持在650-700吨的历史高位,为金价提供长期支撑。
美国8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上涨4.2%,连续6个月高于美联储目标。持续的通胀压力正在改变市场认知:越来越多投资者开始接受"更高更久"的利率环境,这对黄金而言是把双刃剑。一方面,高利率环境压制金价表现;另一方面,若通胀反复导致实际利率转负,黄金的抗通胀属性将重新获得市场青睐。
精明的资金已开始布局这种可能性。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数据显示,对冲基金黄金净多头持仓在9月中旬增加1.7万手,为三个月来最大单周增幅。与此黄金期权市场的看涨合约未平仓量显著增加,执行价在2000美元上方的合约数量环比增长42%,表明部分机构正在押注年底前的突破行情。
Copyright © 2012-2023 某某财税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xxxxxxxx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