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复苏信号逐步显现。制造业PMI连续回升、消费数据回暖、基建投资加速,叠加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市场对经济触底反弹的预期增强。十大券商普遍认为,随着财政政策加码(如专项债发行提速)和货币政策宽松(LPR下调、降准预期),A股估值修复动力充足。
中信证券指出,政策工具箱仍有空间,若后续地产政策优化、消费刺激措施落地,经济基本面将迎来“二次探底后的企稳回升”,为A股提供坚实支撑。
全球流动性环境边际改善,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人民币汇率企稳,北向资金近期呈现净流入趋势。中金公司分析称,外资对A股的配置比例仍处于历史低位,若海外风险偏好回升,资金回流新兴市场将成为A股突破年内新高的关键推力。国内公募基金发行回暖、险资增配权益资产,叠加个人养老金入市试点推进,增量资金入场预期升温。
广发证券预测,下半年市场流动性将保持充裕,推动指数中枢上移。
当前A股主要指数市盈率处于历史中低位,沪深300动态PE不足12倍,显著低于全球主要市场。海通证券认为,低估值叠加盈利改善预期,A股具备“戴维斯双击”潜力。不过,市场分歧仍存。申万宏源提示,需警惕外部风险(如地缘政治、海外衰退)及国内企业盈利修复不及预期的扰动。
但多数券商认为,若经济数据持续验证复苏逻辑,沪指有望在四季度挑战年内高点(约3400点)。
以人工智能、半导体、信创为核心的科技板块被券商集体列为“核心配置方向”。华泰证券强调,全球AI技术突破催生万亿级市场,国内政策加码(如“数据要素二十条”)将加速产业链落地。建议关注算力基础设施、大模型应用及国产替代细分领域。国泰君安补充称,消费电子周期触底回升,叠加华为链技术突破,消费电子龙头或迎来估值修复。
随着经济复苏,券商普遍看好顺周期板块的阶段性机会。中信建投建议布局三条主线:
地产链:政策优化下,家居、建材龙头受益于竣工端回暖;资源品:铜、铝等工业金属受益于全球补库需求,煤炭板块高股息属性防御性强;金融股:券商、银行估值处于低位,市场活跃度提升将直接利好业绩。
大众消费:食品饮料、家电等必选消费受益于CPI回升与成本下行;服务消费:旅游、酒店、航空等需求反弹确定性高;高端消费:奢侈品、医美等赛道具备长期成长性。中银证券特别提示,中秋国庆双节临近,消费旺季或催化板块行情。
尽管新能源板块经历调整,但兴业证券认为,光伏、储能、电动车仍存在结构性机会:
光伏:N型电池、钙钛矿技术迭代推动龙头盈利提升;储能:国内大基地项目招标加速,海外户储需求回暖;电动车:智能化(自动驾驶、800V快充)与全球化(车企出海)打开新空间。天风证券补充称,需警惕产能过剩风险,优选技术壁垒高、市占率提升的细分龙头。
结语:A股年内能否再创新高,取决于经济复苏强度与政策落地节奏,但结构性行情已为投资者提供丰富机会。紧跟券商策略,聚焦科技、顺周期、消费、新能源四大主线,或可把握下一轮上涨红利。
Copyright © 2012-2023 某某财税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xxxxxxxx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