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庆长假临近,国内钢铁行业迎来传统补库窗口期。数据显示,9月以来全国重点钢厂焦煤库存可用天数已从12.5天快速攀升至15.3天,部分企业甚至启动超量采购预案。这种集中性补库行为直接点燃市场:山西主焦煤现货价格单周跳涨120元/吨,期货主力合约更在10个交易日内反弹超18%,创下年内最大涨幅。
深层分析发现,今年补库力度远超往年的核心原因在于政策端发力——国务院《空气质量改善行动计划》要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钢厂在10月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倒逼企业提前锁定优质焦煤资源。与此基建项目三季度集中开工带来的钢材需求预期,使得钢厂生产积极性持续高涨,形成“原料抢购-生产放量-价格传导”的闭环效应。
在国内供给端,山西、内蒙古等主产区受安全督查影响,8月焦煤产量环比下降7.2%;而进口市场更现戏剧性变化:蒙古国铁路运输因口岸升级工程延迟,导致甘其毛都口岸通关车次骤减30%,澳洲焦煤价格则因国际能源价格波动持续倒挂。供需剪刀差持续扩大下,国内焦煤港口库存已降至三年低位,部分贸易商开始捂货惜售,进一步加剧市场紧张情绪。
值得注意的是,期货市场敏锐捕捉到这一变化。大商所焦煤期货持仓量在9月第二周暴增42万手,多空资金激烈博弈中,技术面形成典型“杯柄形态”,MACD指标金叉后持续发散,显示市场看涨情绪占据绝对主导。某私募基金交易总监透露:“当前焦煤期货的基差结构已给出明确套利空间,产业资本正通过买入套保锁定成本。
在“稳增长”政策基调下,央行超预期降准释放流动性,黑色系商品集体受益。特别是房地产“认房不认贷”新政落地后,螺纹钢期货率先突破压力位,带动焦煤等原料端价值重估。期货之家直播室调研显示,62%的机构投资者认为焦煤期货估值仍处历史中低位,当前2200元/吨的价格相较2017年供给侧改革时期峰值仍有20%上行空间。
当前市场最大的分歧在于:国庆补库结束后,11月开启的冬储能否接力支撑需求。从历史数据看,2019-2022年冬储期间焦煤平均采购量较国庆补库期再增15%-20%,但今年需警惕两个变量:一是钢厂利润持续压缩可能倒逼原料去库存,二是新能源车对运输车辆的替代效应或降低冬季运力紧张程度。
期货之家量化模型显示,若粗钢日产量维持在295万吨以上,焦煤价格中枢有望上移至2400元/吨。
全球能源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欧盟碳关税倒逼当地钢厂减产,导致国际焦煤需求下降;而印度、东南亚新兴经济体粗钢产量同比增12%,形成新的需求增长极。这种结构性矛盾下,国内进口商开始转向俄罗斯、加拿大等替代来源。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Elga矿焦煤到岸价已较澳洲煤便宜8%,若四季度进口量突破500万吨,或将缓解国内供给压力。
从技术分析角度看,焦煤期货周线级别已突破长达半年的下降通道,RSI指标站稳60强势区间,OBV能量潮同步创出新高,显示上涨动能充沛。资金流向更现机构抢筹迹象:前20名期货公司净多头持仓占比升至63%,某外资投行近期增持多单超2万手。但需警惕的是,2400元/吨附近存在2019年密集成交区,短期或有获利盘抛压。
对于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期货之家直播室给出分级策略:
保守型:采用“买入看涨期权+卖出虚值看跌期权”的领口策略,锁定下方风险进取型:关注焦煤-焦炭套利机会,当前比价处于历史低位具备回归空间机构投资者:通过场外掉期工具对冲港口现货库存价格波动
随着“金九银十”传统旺季进入高潮,焦煤期货这场由补库驱动的反弹行情,正演变为黑色系价值重估的序曲。当产业逻辑、资金动向与宏观政策形成共振时,敏锐的投资者或将再次见证历史性机遇的诞生。
Copyright © 2012-2023 某某财税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xxxxxxxx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