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6日,国内短纤期货市场开盘即呈现剧烈波动。主力合约PF2509早盘以12,380元/吨高开,较前一交易日结算价上涨1.2%,但随后受国际原油价格回调影响,盘中一度下探至12,150元/吨,跌幅达0.8%。截至午间休市,价格回升至12,280元/吨,市场多空博弈激烈。
从成交量来看,今日上午短纤期货总成交手数达28.5万手,较前一日同期增长15%,持仓量增加至45.3万手,显示资金对短纤品种的关注度持续升温。分析人士指出,当前市场对四季度纺织行业旺季的预期与原料PTA价格的不确定性形成对冲,导致价格波动加剧。
尽管期货市场波动频繁,但短纤现货市场仍保持稳健。据中国化纤协会数据,9月上旬短纤行业开工率维持在78%,较去年同期提升5个百分点;而下游涤纶纱线企业库存天数已降至12天,为近三年同期最低水平。供需紧平衡格局下,现货报价稳定在12,500-12,800元/吨区间,为期货价格提供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东南亚纺织订单回流趋势明显。越南、孟加拉等国因能源成本高企,部分订单转向中国东部沿海纺织集群。海关总署数据显示,8月我国涤纶短纤出口量同比增长22%,其中对欧盟出口增幅达35%。这一趋势强化了市场对短纤需求的长期信心。
从技术分析角度看,短纤期货主力合约日线级别已形成“上升三角形”形态,当前价格在12,000-12,500元/吨区间震荡蓄势。MACD指标显示,快慢线在零轴上方持续粘合,RSI指标维持在50中轴附近,暗示市场处于方向选择关键期。
多位期货分析师指出,若价格有效突破12,500元/吨压力位,或将开启新一轮上涨行情,目标位看至13,200元/吨;反之,若跌破11,800元/吨支撑,则可能回踩60日均线。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今晚美国能源署(EIA)原油库存数据,国际油价波动或成短期行情催化剂。
展望2025年四季度,短纤市场将面临三大核心变量:
原料成本传导机制:PTA与乙二醇价格联动性增强,当前PTA加工费已压缩至300元/吨以下,若PX装置检修计划落地,可能引发产业链成本重构。政策红利释放:财政部拟将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从13%提升至15%,预计每年为行业减负超80亿元,直接利好短纤下游企业。
气候异常扰动: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印度棉花减产预期升温,或刺激涤纶替代需求,间接推高短纤消费量。
根据交易所持仓报告,截至9月15日,短纤期货前20名多头持仓占比52.3%,空头占比47.7%,净多头寸持续三周扩大。值得注意的是,某外资机构近日增持PF2509合约多单1.2万手,其历史操盘胜率高达68%,这一动向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产业资本方面,恒逸石化、桐昆股份等龙头企业近期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操作,锁定四季度原料成本。这种“现货+期货”双轨策略,既规避了价格波动风险,又为市场提供了流动性支撑。
激进型投资者:可关注“多短纤空PTA”套利组合,当前价差比处于历史25%分位,具备均值回归潜力。稳健型投资者:推荐买入行权价12,000元/吨的看跌期权,同时持有期货多单,构建保护性对冲策略。产业客户:利用基差交易工具,当期货贴水现货超200元/吨时,可进行正套操作锁定加工利润。
美联储加息超预期导致大宗商品系统性下跌聚酯产业链新产能集中释放冲击供需平衡地缘政治冲突引发原油价格剧烈波动
结语:2025年短纤市场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期货价格波动既蕴含风险,更孕育机遇。投资者需立足基本面,善用金融工具,方能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稳操胜券。
Copyright © 2012-2023 某某财税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xxxxxxxx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