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价狂飙背后的“超级周期论”——多方为何坚信这是十年起点?
“铜博士”正站在历史性拐点。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一台电动汽车用铜量是燃油车的4倍,海上风电每兆瓦装机需15吨铜,光伏系统单位发电量用铜量较煤电高出5-10倍。随着全球136个国家设定碳中和目标,高盛测算到2030年全球铜需求将激增54%,而供给端因矿山品位下降、新矿投产周期长达7-10年,可能形成近800万吨的供给缺口。
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近期将2024年产量预期下调至132万吨,创25年新低,印证了供给端刚性约束。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库存已跌破10万吨警戒线,较去年同期下降62%,现货升水持续扩大至每吨150美元。与此全球央行黄金购买量创55年新高,大宗商品作为抗通胀资产的重估浪潮席卷市场。美联储加息周期尾声的预期,使美元指数从114高位回落至102区间,以美元计价的铜价获得双重推力。
摩根士丹利报告指出,当前铜价/金价比值仍低于历史中位数,意味着相对于避险资产,铜的金融溢价尚未完全释放。
秘鲁LasBambas铜矿因社区抗议再度停产,刚果(金)铜钴矿带安全形势恶化,印尼禁止铜精矿出口政策提前至2023年6月……这些事件暴露了传统资源国的治理风险。而中国冶炼企业通过收购刚果(金)Kisanfu铜矿(世界第四大未开发铜矿)、与哈萨克斯坦签署铜精矿长协等动作,正在重塑全球铜供应链。
全球铜贸易流向的深刻变化,使铜价定价权争夺进入白热化阶段。
尽管IMF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2.9%,但欧元区制造业PMI连续12个月处于荣枯线下方,美国ISM制造业指数在47区间徘徊,中国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滑24%。历史数据显示,当全球制造业PMI低于50时,铜价平均回调幅度达18%。
更值得警惕的是,LME铜库存虽处低位,但上海期货交易所库存同比增加37%,保税区库存升至18万吨高位,暗示隐性库存可能正在累积。
与此中国精炼铜进口量同比下降14%,而再生铜原料进口增长28%,循环经济对原生铜的替代效应逐渐显现。
CFTC持仓报告显示,截至5月底,对冲基金铜期货净多头持仓较年初下降42%,产业客户套保空头头寸增加至26万手。这种分化往往预示价格拐点临近。更值得玩味的是,全球最大铜生产商Freeport-McMoRan在8500美元/吨上方启动套期保值,中国铜原料联合谈判组(CSPT)将三季度加工费指导价上调12%,产业链上下游的价格传导机制已出现裂痕。
正如参加投研圆桌派的某百亿私募基金经理所言:“这个市场没有绝对的多空,只有对风险收益比的精确计算。”
Copyright © 2012-2023 某某财税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xxxxxxxx号